瑾钰哥哥,未能让你爱上我,是我不才,往后余生,天高路远,愿你觅得良人,两相欢好。
—— 萧白洛
我是京城的第一贵女,丞相嫡女萧白洛。世人皆传我容色无双,是天仙似的人儿,可谁知,我爱他入骨,却只能成全。
第一次见他,他是父亲的关门弟子,明明是稚嫩的年纪,可是精雕细琢般的脸上确实一片沉稳,父亲说他是那深宫高墙里的太子,天资聪颖,是个难得一见的好苗子。
自那日之后,他便住在了我家,是天子下的命令,说是方便学习。
父亲便让我与他一起学习,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了。
对了,他名唤君墨尘,字瑾钰,是我的瑾钰哥哥,亦是我眼底压抑的情愫,心间深埋的人。
瑾钰哥哥,你知不知道,你的萧家妹妹喜欢你很久了。
那时,我与他同时课业繁重,他是太子,文韬武略必须样样精通,而我是丞相嫡女,琴棋书画亦得通熟于心,父亲对他要求颇高,母亲亦是对我寄予厚望。
每当我与他在课业上犯一点小错,便会带上一些糕点,去外面躲避一二。
那时我总是偷偷的在假山后压上一张小纸条,约好见面的时间,在假山见面,而后一同偷偷的溜出去,从上午躲到傍晚才回来,父亲母亲担心我和他,于是等我们回来的时候,他们气也便消了,也不舍得在责备我们了,这招屡试不爽。
父亲母亲很是好奇,曾询问我们那些我与他一同出逃的时间里,我们是躲在哪里的,我和他相视一笑,却从不回答。
久而久之,这也成了我与他的小秘密。
后来,我们逐渐长大,也不似儿时那般任性了,再也不会因为担心责罚,而离家出走了。
后来,在他十五岁那年,圣上让他会宫居住,我与他见面的机会也少了,但闲暇时,他总会偷溜出宫,带我在京中乱逛,他仍是那个会给我抓蚱蜢的君家哥哥,会给我买糖葫芦的瑾钰哥哥。
京中的人,也不知风韵高朗的太子殿下,温婉大方的丞相小姐还有那般淘气的时候。
他待我极好,好到我开始幻想,幻想我嫁衣红裳他迎娶我的样子。
但在我十五岁那年,我才知晓与他而言,我是妹妹,仅仅只是妹妹。
那日,他领着一个姑娘,对我说:“小洛,这是我心悦的姑娘。”
我一时间仿佛天崩地裂,我认识那个姑娘,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女,名唤陈韵儿。性子活泼可爱,是与我南辕北辙的人儿。
我这才知,原来他喜欢的是那种娇俏可爱的姑娘。
我强撑着和他们告别,几欲夺眶而出的眼泪被我强行憋了回去。
我保持着我最后的尊严,回了丞相府。
一回丞相府,压抑的泪水便夺眶而出,我哭着道:“瑾钰哥哥,我喜欢你啊。”
后来,京中便开始流传太子殿下与尚书嫡女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。
我闻此,只是笑,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了。
天景十五年,陛下驾崩,昭帝君墨尘继位,改年号新月。
新月一年,晋国请求和亲。
那时,大楚的公主们不是出嫁了,便是年岁未满。
瑾钰哥哥刚刚继位,根基未满,和亲之事若是处理不好,极易落人口舌。
当时,京中热门的和亲人选有两个,一个是永乐郡主,另一个便是我了。
永乐郡主是成王嫡女,身份高贵,而成王兵权在握,有自小溺爱郡主,如何肯将郡主送去一个附属国和亲。
我不愿他为难,虽然我知,若是我不愿去,他定会帮我的,可我知晓,得罪一个成王,只会让他如今的帝王之路更为艰难坎坷。
我跪在父亲门外一天一夜,只为让他同意和亲。
酷暑八月,我几次昏厥,终于让父亲松口。
次日,他便向瑾钰哥哥求的和亲人选。
一月后,我嫁衣红裳,作别了这京中繁华。
如血残阳下,他站在城门口,对我说:“若是受了欺负就告诉瑾钰哥哥,瑾钰哥哥帮你欺负回来。”
我笑,看着站在他旁边的陈韵儿,第一次开口叫了她“嫂嫂。”
瑾钰哥哥,愿你做个盛世明君,开疆扩土,流芳百世。
瑾钰哥哥,愿你觅得良人,与你执手看大楚河山,京都繁华。
瑾钰哥哥,小洛走了,往后余生,天高路远,一定要记的我啊。
瑾钰哥哥,未能让你爱上我,是我不才。
一步步,走向那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恍惚间,你拿着糖葫芦走过来,唤我小洛。